Contact Us
电话:0471-6686529
手机:18047123132(同微信号)
地址: 呼和浩特市呼伦南路与大学西路交汇处 鼎泰好望角大厦18层1815室
- 高三心理 | 减压赋能 护航高考
高考越来越近,考生们的心理压力也随之增加。在这90多天的时间里,我们做些什么才能保持高考来临前的昂扬斗志、把心情调试到更适合高考呢? 图片 一、 调整认知 淡化结果 图片 很多同学,想到高考,过于焦虑,其实是考试观出现了问题,所以我今天首先想谈谈“树立一个正确的考试观”的问题。所谓考试观,就是对于即将到来的高考你是怎么看待它的,考得好意味着什么,考的不好又怎样。如果这些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的话,很难说你已经从心态上做好了准备。 一直以来,社会上的舆论都是高考考不好,我这辈子就完了,高考真的决定人一辈子的命运吗?其实高考就是我们人生中的一次考试,如果你珍视每一次考试,高考和平时的考试没有什么不同,都是在检阅你以前的努力,给你一个公平的结果。你不需要这一场考试从大山里走出去,你不需要这一场考试从泥淖里爬出来。你参加这场考试是为了提升而非扭转,为了寻找而非解脱。未来的路还很长,考研、考公、找工作、创业,多的是机会。你只是在考试这条路上走的太久了,所以认为高考就是改变命运的那一根稻草,如果我高考考砸了,整个人生就埋下了失败的种子。其实,高考只是人生的一个逗号,不是句号。 图片 图片 二、接纳自我 强化自信 图片 自信心是指一个人对自己力量的充分估计,它是自我意识的重要成分。自信的人能在遇到困难的时候相信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并最终想办法去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王金战老师说过:“学业的最大问题是什么?我说是心态。心态的关键是什么?我说是自信。”自信是高考成功的要素之一。如果考生能满怀自信地迎接高考,那么他就有可能超常发挥,考出理想的成绩。反之,自我怀疑会抑制你的能力,使你无法发挥出真正的水平。 现在,我们的成绩如何已经大体定型了,最后的冲刺阶段,不是拼吸收多少知识,是拼如何系统化梳理自己的知识,查缺补漏。此时,如果没有一个稳定的心态,放任情绪纠结在埋怨自己过去学习不用心上,是不利于提升成绩的。为了以更好地状态参加高考,不管现在成绩是否满意,我们需要做的是接纳目前的成绩,这是我们高考可以稳住心考试的根基,在这个基础上,再期待考场上的发挥;必须抛弃自怨自艾,减少消极情绪对高效学习的消耗;相信自己正在做的准备,全心全意备战高考,要相信三年的储备为六月份的高考做了最好的准备。考场上遇到难题,也要相信,对自己来说是难题,对别人同样。保持自信,稳住心态,镇静认真对待高考。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表情与人内心体验是相互促进的。笑与自信相互促进,充满信心使人微笑,微笑使人增强信心。无论是考试前还是考试中都要学会微笑,这样内心自然就会充满自信。考场遇到同学面带微笑,互打招呼、相互鼓励,遇到监考老师面带微笑,主动问好,老师也自然向考生问好,这样在不经意中就消失对考场的陌生感、紧张感,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 图片 图片 三、 积极暗示 优化情绪 图片 情绪和潜意识,对考场上的发挥有非常大的影响。 焦虑的确让人难受,但焦虑情绪不是坏事,不要试图去消灭它,它的存在有着重要的意义,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理解与善待它,允许它与你同在,让它表达和流动出来,成为你能够接纳的程度。适度焦虑让我们大脑神经系统保持亢奋和清醒,保持注意力集中。理解自己的焦虑,关怀自己的感受,不和焦虑对抗,尝试接纳焦虑。深呼吸,正念冥想和适当运动可以缓解焦虑,试一下,真的会有作用。例如,考试前,感觉到压力过大,可是试着做五组深呼吸,缓缓的吸气和吐气,每个吸气和吐气保留6—8秒,这样可以在集中注意力的同时舒缓情绪,然后给自己积极心理暗示,如“冷静、放轻松、别着急、我能行、仔细审题,适度紧张”、“来都来了,把自己知道的写出来就行。”你的紧张感就会慢慢降下来。因焦虑而感到无法自控,寻求家人、老师和同伴的安抚也极其重要;如果你愿意寻求心理帮助,学校心理辅导室的老师非常愿意聆听你、支持你。 此外,千万不要小瞧心理暗示对一个人的影响:积极的心理暗示能够提升一个人的自信心,更有利于考试发挥;而消极的心理暗示只会徒增烦恼,扰乱思绪,最终影响考试。考前的复习中遇到解不出来的难题,不要慌,一个题难不代表所有题都这么难,也不要想在高考前解决掉所有难题,这是不现实的,碰到了难题及时寻求老师和同学帮助,大家一起解决。考试中如果遇到难题,也要进行积极自我暗示,可以告诉自己,题难的话对所有人都难,这种情况下最能多得分的方法就是稳定情绪,不让消极情绪破坏考试,把其他所有能拿到的分拿到手。在把自己情绪稳住的前提下,正在考的这一科和后续的考试科目,都会受益。通过积极的心理暗示,可以消除自己心中的疑虑,重新恢复自信,快速调整到最佳状态。 图片 图片 四、稳定生活,忙而不乱 图片 遵循有序的日常生活规律,日常你怎么做现在还怎么做,无需打破已有的规律。这个过程会让我们感到稳定、可控和安全,不至于出现过度焦虑和紧张。 出现“学习高原期”很正常,告诉自己这是个只会维持几天的过程,不代表你什么都不会,这是知识整合的过程,几天后你会发现自己有茅塞顿开的感觉。 跟随着老师的教学计划和安排稳定复习,不刻意打乱自己的节奏。 避免突然缩短睡眠时间和大幅度增加营养,保持正常睡眠和饮食就好,不需要刻意改变自己。 图片 附录:修正备考中的不合理信念 图片 NO.1现阶段各种信息乱飞,我受到干扰,学习效果大受影响。学不好考不好的话,父母和老师会失望,同学会笑话。父母和老师就觉得我没用,不会喜欢我了,以后不会理我了。 小贴士1:这种想法的核心信念是让别人失望,我会被抛弃,我的人生没救了。持有这种信念的话,不妨问问自己:以前有考不好的时候吗?父母和老师有没有抛弃你?他们的目的是督促你,可能督促的方式有些不是你需要的,我们可以透过表现去了解他们真正的目的。面对同学的话,回顾一下,你们班上次考试第13名是谁,谁退步10个名次?估计都不记得了吧。可见,我们没有精力多管别人,因为精力都用来在意别人对自己的关注了,谁还会笑话我们呢? NO.2我基础薄弱,知识掌握不扎实,应用不熟练,时间又这么紧迫了,我肯定提高不上来了。 小贴士2:没有学好功课和复习不充分确实会直接引起焦虑情绪。这种情况下,接纳自己的学习现状,让心态稳下来。有些知识已经掌握不扎实了,有些时光已经蹉跎了,现在需要做的是稳定状态,踏实行动。可以将近期目标定的实在些,多跟自己比较,状态或学习有进步就是好的。将过程砸实,不去空想以后,只要开始行动就永远不晚! NO.3总感觉上课状态不够好,没能好好复习,这里不会那里不会。 小贴士3:不要害怕对自己现状的不满意。相信我,哪怕你已经考得很不错,你还是会对自己感到不满意。在做事情的时候,我们总在寻找完美时刻,需要对过程和结果有完全的掌控,因为可控让人心安。但是,这要求过于完美了,越长大越会发现自己不是全能的,尽力就是完美。适度的焦虑会让我们集中注意力,促进感官敏感度提升,进而提升学习效率。你会发现,把关注点放在此时此刻,当我们聚焦在每一个当下时,踏实感、安全感自然就提升了。 NO.4我一紧张就容易睡不好、拉肚子等,太影响发挥了。 小贴士4:从认知的角度看,症状是为了平衡适应上的障碍。我们的内在适应不了了,就需要症状上出现一些表现,如睡不好、拉肚子、脾气暴躁等。这是正常的,是为考不好提前找个理由。高考考查的是一个人多年来积累的知识、培养的思维方式以及心理素质水平,考的好不好,关键在平常知识积累的扎实与否,达到了什么程度。要对自己曾经付出的努力有信心,相信自己都能够正常发挥出水平;就算万一遇到发挥失常的情况,也会有一个保底的基准线。 01 要学会心里宣泄: 图片 考生可以将自己的郁闷心情、紧张情绪向家人、朋友、老师倾诉,或者采用自己喜爱的运动方式来尽量宣泄自己的情绪,也可以借助喜爱的音乐回想自己曾经成功的场景,或畅想美好的未来,以增强自信。 图片 图片 02 要学会通过食物缓解疲劳: 图片 要多吃些抗疲劳的食物,比如五谷杂粮、坚果类食品、富含钾的蔬菜水果,可以缓解酸碱平衡失调、新陈代谢紊乱和钾元素等微量元素的丢失,可以防治犯困。也可适当吃一些含有稳定神经系统成分的食物,助眠安眠,保持头脑清醒、体力充沛。 03 要学会调节起居规律作息: 图片 高考进入冲刺阶段,很多考生还想每晚挑灯夜战,这是不可取的。高三全年的紧张复习,考生身体都到了非常疲劳的阶段,已经出现严重“缺觉”的现象。因此,制定一个规律的作息时间很有必要,按照作息时间有规律的学习生活,不熬夜刷题,让生物钟正常工作,保证考试时精力充沛。 图片 另一方面,身心存在联系。身体睡眠不足,会直接影响考生的备战心态。在备考的高压环境下,缺乏睡眠,更容易导致考生陷入疲惫、紧张、焦躁、易怒等负面状态。 (如果睡眠质量不好,考生可以适当到户外做一些舒缓运动,还可以利用音乐、按摩等其它手段放松身心更容易入睡。) 04 要学会心理放松: 图片 当一个人负性情绪上升时,大脑中掌管情绪的杏仁核就会影响掌管智力的前额叶的工作,智力就会下降。所以,我们要学会放松,让焦虑等负性情绪降下来,智力就恢复正常了。 一起学习几种简单易行的放松方法: 图片 01 腹式呼吸放松法 腹式呼吸是一种深呼吸,它可以增进摄氧容量,让氧气深入肺泡,也可以让神经系统平静下来。 图片 调整坐姿,让自己的身体姿势调整到舒适的状态,双脚着地,双手轻轻地叠放在腹部上面;慢慢地深呼吸,鼓起肚子深吸气三至五秒,自然深到丹田,此时小腹会膨胀起来;屏息二到三秒,让双手轻轻按压腹部,感受到鼓起来的状态;然后慢慢吐气三至五秒,腹肌慢慢放松缩回;屏息二秒,双手轻松放开。这样可以做三到五次,大脑就能平静下来了。 02 想象放松法 我们可以躯体平躺,或者坐着。闭上双眼,深呼吸,想象自己正站在一座美丽的花园中,你感觉非常的放松、宁静;一切都沉浸在柔和的阳光里;你看到许多色彩缤纷的蝴蝶在空中飞舞,还散发着香气的话多在随微风轻轻摆动;在花园里,一切都多么美好、宁静,令人放松;想象自己躺在草地上,微风习习,你的整个身体都特别的放松,心胸特别宽广。也可以想象一下你的生活中其它让你感到很放松的场景,让自己全身心地去体验这样舒适放松的感觉。 0 3 渐进式放松法 如果你的焦虑使你肩部、背部等肌肉紧绷,甚至酸痛时,就可以学习一种渐进式放松法。原理就是你让原来紧张的肌肉更紧张,达到极限时突然放松,感受放松的感觉。 05 要学会运动减压: 图片 针对考前时间紧的情况,考生要科学地安排学习生活,抓住学习间隙进行体育锻炼,如伸伸腰、踢踢腿、做深呼吸等小活动,做到劳逸结合,这样才有助于减轻压力,及时消除疲劳,同时还会有效转移注意力。 (《转载声明》:本号赞成并遵循微信公众平台关于保护原创的各项举措。本号部分推送文章、图片可能未能事先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无法查证真实原作者,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留言联系我们18548182068。经核实后,我们会及时删除或者注明原作者及出处。)- 6种愤怒情绪的类型和心理处方
人在生活中不可避免总会遇到一些愤怒的事,但如果长期压抑自己,不将愤怒爆发出来,将会对自己有很大的伤害,比如打击你的自尊,甚至伤害你的身体,带来高血压和心脏病。愤怒本身不过是你情绪冰山的一角,它并不是独...- 孩子人生的3次叛逆期
在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叛逆会有不同的特点和表现。只有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找出叛逆背后的真正原因,才能理解孩子的种种行为表现,更好地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反抗期”。如果我们懂得倾听孩子的心声,并能针对孩...- 这5种人,其实是内在缺乏安全感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指出,安全感是“一种从恐惧和焦虑中脱离出来的信心、安全和自由的感觉”,支撑起生命和心理健康。拥有它的人,主观满意度高,乐观自信。缺乏它的人,生活满意度低,焦虑恐惧。安全感有时是外在的,比如担...- 关于心理咨询的10种常见误解
误解1“我自己抗抗就过去了,我很坚强的!”仅仅依靠自己的意志力同心理问题抗争,原本很快就能走出的心理困境可能会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造成幸福感和生活品质下滑,这种损失原本是可以避免的。其实就像“扭伤脚”一...- 所有的愤怒都在说:我真的好需要你
《黄帝内经》中指出:怒伤肝,虽说常怒伤身, 然而愤怒是情志当中自然而然的现象,与其压抑或自责, 怒气不会转移,反而会内伤,如果选择面对愤怒, 那我们如何转化情绪中最大的能量呢?让我们从心理学角度深入探讨你...- 身体是心理的出口,疾病代表的心理意义
当冲突短暂、剧烈,可以直接致病或死亡,当冲突长期、缓慢,表现出来的就是不明疼痛和不适。你了解你的身体吗?你又了解它发出的讯息了吗?如果我们能敏锐地觉察自己的身体,感知它的变化,倾听它的声音,尊敬它的需...- 家长如何帮孩子升级心理“操作系统”?
父母和孩子的言语行为互动模式构成了一个家庭操作系统,而家庭的操作系统会影响孩子自己的心理操作系统。父母和孩子的言语行为互动模式构成了一个家庭操作系统,而家庭的操作系统会影响孩子自己的心理操作系统。抑郁...- 耶鲁大学:1-14岁孩子成长密码,强烈建议收藏
你知道吗?1-14岁孩子的成长是有规律的。耶鲁大学对此做了40多年的研究,相信会帮助你,真正了解自己的孩子。作者:路易斯·埃姆斯 美国知名儿童心理学家,耶鲁大学格塞尔儿童发展研究所的创始人之一,其教育理念影响...- 心理专家:孩子沉迷手机?试试这6招!
孩子沉迷手机导致成绩下降、亲子不睦、沉迷于虚拟世界,无法集中注意力,整日昏昏欲睡,这些已成为家校共同关注的问题,该如何引导呢?作为家长,你沉迷手机吗?如今,青少年的触网年龄越来越小。对于孩子来说,手机...关键词:,心理专家:孩子沉迷手机?试试这6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