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理资讯 > 心理知识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电话:0471-6686529

手机:18047123132(同微信号)

地址: 呼和浩特市呼伦南路与大学西路交汇处 鼎泰好望角大厦18层1815室

心理危机干预的三原则:从几起心理危机干预个案说起
来源:   作者:

适当爱,适当放,适当收


               ——从几起心理危机干预个案说起


心理危机分为两大类,一是危机事件引起的群体性集体性心理危机,二是因个人特殊状况导致的突发性、紧急性的难以逾越的心理障碍。本文主要指后者。


在心理危机干预中,应急、适度、灵活是十分重要的三大注意事项。而在适度的原则中,尤其要注意“适当爱,适当放,适当收”三个原则,如此,方能真正化危机为转机,化转机为机遇。


危机干预,从危机说起——


德兰修女说:“饥饿并不单指没有食物,而是指爱心的渴求;赤身、寒冷并不单指没有衣服,而是指人的尊严受到剥夺;无家可归并不单指要一栖身之所,而是指受到排斥和遗弃!”每一个心理危机个案的背后,都是对生命的绝望,对生活的无望,对人生的绝唱!



中国是仅次于冰岛的自杀率高发国家。据调查,在中国,自杀是全人口的第五位死因。自杀是15-34岁人群的首位死因。我国每年有28万人死于自杀150万人因家人或亲友自杀出现长期而严 重的心理创伤,其中有13.5万小于17岁的孩子经历过父亲或母亲死于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


自杀行为的人并不是绝对性的,自杀意念随时都有可能改变。他认为如果试图自杀者与辅导员有良好的工作关系,那么自杀者的自杀意念增强时,辅导员的介入将发挥更大的效用。自杀者的入院干预可视对方的情况而定,如果自杀者处于极度抑郁的状态、又或其配偶或亲友刚死亡、又或感到非常无望无助等等,这种情况下,安排入院对自杀者会有帮助。学者Fawcett认为较难与人相处及建立关系的个体自杀危机较高,他认为自杀企图是由于人际互动关系中出现矛盾而直接产生,而这种矛盾情况涉及当事人在心理上的一种特有的关联。亲人及重要他人是重要的心理资源,对自杀者的求生意愿是极具影响性的。


心理危机(个人)是指由于突然遭受严重灾难、重大生活事件或精神压力,使生活状况发生明显的变化,尤其是出现了以现有的生活条件和经验难以克服的困难,以致当事人陷于痛苦、不安状态,常伴有绝望、麻木不仁、焦虑,以及植物神经症状和行为障碍。心理危机干预,则是指针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个人及时给予适当的心理援助,使之尽快摆脱困难。心理危机干预是一项专业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工作,是对心理咨询师的巨大挑战,与一般心理咨询服务比较,心理危机干预对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更高、更科学、更规范。


担任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人员有别于一般的心理咨询人员,他应该是综合能力、素质都达到较高水平的咨询师。在专业技术上,心理危机干预需要综合应用教育、评估、心理疏导、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矫正、放松训练、关键事件应激晤谈、个别治疗、快速眼动、催眠等方法。


要求心理危机干预者必须掌握心理危机干预相关理论知识,包括灾难后的社会心理反应、应激后心理障碍识别、诊断标准等,同时系统接受常用干预技术的技能培训,才能在现场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用。


担任此工作的人员应该更沉着冷静,面对突发问题又能快速反应;同时,干预者应具有丰富的生活经历,能够将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成长经验应用于各种实际工作。这有助于他们在危机面前表现得成熟、乐观、坚忍、坚强,有助于他们合理配置自己的心理资源,以更好地帮助危机受害者。


虽然心理危机具有紧急性、特殊性,但在进行危机干预的实施操作过程中,却并不崇尚或提倡过度的、全方位的过度干预。“过犹不及”,过度干预可能会导致危机向不好的方向转化,甚至恶化,这是需要进行预防的。因此,在危机干预中,必须讲究三个“适当”原则。


一是,适当爱,防止过度的爱导致承揽过多,从而导致责任泛滥、溢出。


在个人心理危机干预个案中,咨询师/干预者因为危机的紧急性、个案当事人的心理脆弱,特别容易想当然地给予过度的关注和爱。而在一些危机个案中,实际上有些个案只是想要一份适当的关注和爱,而如果咨询师给予的爱和关注过多,就显得不恰当了,可能会导致责任溢出,以致于导致“剥削”个案的心理情绪出现。


来访者小T,主诉因帮男友还债,而欠信用卡等较大数额,造成生活、工作的巨大压力,面临心理崩溃,工作中多次出现情绪低落、哭泣等。该员工男友因工程投资失败向其借款,员工因此从信用卡借贷近100万;目前每月需要还款数额巨大,感觉非常吃力;压力大,失眠、压抑等三个多月,并多次出现自杀了此一生的想法和念头。


在本个案中,咨询师干预时为她进一步澄清个人的责任,在事件中自己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出现这些问题的责任是在自己还是不在自己。当她认识到其实事件的根源不在自己时,她不再自责、消极,并积极应对今后的挑战。


咨询过程中,干预专员给予了来访者充分的理解,表达了集体或团队对她的爱护。


EAP心理干预过程中,对员工的心理进行了辅导,表达了组织各级对员工的关爱,并对借贷、帮助他人等给予了提醒和建议。当她明白了集体的关爱后,专员的角色则退后处理,不再过多“卷入”其具体的事件中。如果专员出于同情,帮助其还债,则是逾越了咨询界限,是万万不可的,否则,并没有起到危机干预和心理咨询的引导来访者成长的作用。


这就是爱的适度原则。


二是,适当放,防止过度的卷入导致界限不清,以免耽搁责任的最佳培育时机。


在危机干预中,当来访者逐渐明白问题和解决思路或方向后,专员应该适当放手甚至充分放手,让来访者发挥自我力量,获得新的成长。不能贻误来访者成长的最佳培育时机。


来访者小H,陆续通过自己的信用卡等途径帮同事、朋友、亲戚等一些钱款50万左右,父母家人帮其还了约30万信用卡,仍有10万左右未还,正在陆续还款。


员工表示,当天向朋友问还款之事,对方说“当时是你自愿帮我的,那就要想到后果自负”,指望不到还钱,反而被怪责,觉得帮人还帮错了,好心未得到好报;父母也责怪女儿不应该相信那样的人。因此,当晚的心情很低落、无助,并在朋友圈发布疑似有自杀倾向的相关文字和图片。


经了解,小H与父母家人的关系均不大好,家庭和社会支持系统均较弱。家人不理解,也无法给予心理支持,同时,债务人未不及时还款甚至有言语伤害,使其心理无法承受;此外,有的人对自己的私事即使有困难解决不了也不愿意和同事或上级倾诉。员工心理较自卑,缺乏认同,内心极度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关注,因此,当有人需要帮助时,并不去考虑自己的承受力,而去透支自己的支付能力,这是对自己的一种“救赎”。


在干预中,心理咨询师对其相关情况进行了进一步的梳理和分析,引导她对自身能力的进一步认知,不超出自身能力去帮人,不能因为渴望他人肯定而盲目助人。在咨询过程中,心理咨询师同样需要去明确自身站位,不能过度“卷入”当事人的具体事情中,帮助其解决债务更是不应该不可取。



当来访者明白了自身应该有的责任时,她当下的任务是培育自己的心智成长成熟起来,以更好地迎接人生更大的挑战。


来访者小Q,因为合同到期,鉴于其日常工作和绩效表现,单位不再与其续签合同。该员工家庭关系比较差,家庭支持系统欠缺。心理咨询师对合同不续签的沟通过程进行了指导,准备了谈话前后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的预案,设计了专门的谈话和引导脚本,做好了谈话后临界状态出现时的专人陪护。


谈话后的24小时为危机高关注期,安排专人陪伴,陪伴交流、吃饭等,引导员工关注当下和价值指引;之后继续关注,员工逐渐愿意交流,并到外地游玩,员工情绪逐渐稳定,最后顺便解除危机。 


在本个案咨询过程中,心理咨询师同样需要学会适当放手,在危机解除后,要让来访者自己前行,依靠自身的力量恢复个体力量。如果不放手,甚至替代陪伴等,则是过度干预,必然造成负面效果。


三是,适当收,防止干预的持续过度,进退不当,无助于被干预者的自我恢复。


来访者小E是大二学生,因为与母亲关系恶化,期末考试成绩不理想,心情“断崖式”下跌,无法面对母亲,也不敢面对家人。几次夜深人静时想到割腕了结自己。她站在楼顶上,哽咽着来电,希望有人温暖她最后一刻。接到电话后,安抚、疏导、泄压、倾诉等,一路下来,小E已经基本稳定情绪了。


在危机个案中,利用已有的经验、知识去评估风险是第一步。之后再进行自杀危机确认。学者Metto 认为最直接了解一个人的自杀危机的可能性,就是直接询问其个人的自杀意向。


这种工作手法特别强调在询问时要针对事实、清晰及不具批评性。待小E情绪稳定后,再进行常规的干预疏导,直到危机解除。


小M则是个高一学生,因为与妈妈和学校老师发生冲突,而产生厌世心理。按照学校规定,学生不允许带手机到课堂,但小M仍然突破规定,把手机带到班上,因而被没收,与班主任老师产生较大的冲突。课业紧张的她,与妈妈关系紧张,手机没收后觉得没有了人生的基本乐趣,找不到快乐的方向,因而几次对老师说“我要从这里(五楼)跳下去”,母亲听后吓得几乎腿软,急需帮助。


在本个案中,咨询师需要了解基本的前因后果等基本情况,再分析危机的基本特征和被干预对象的本质需求再实施具体的干预咨询,从而使来访者获得需要的帮助,顺利渡过危机。


在此类个案中,要注意咨询行为适当收回,防止干预的持续特别是持续过度,造成进退不当,无助于被干预者的自我恢复。咨询行为收回后,要以适当的距离去退出咨访界限,助力或推动来访者提升自我成长和恢复。


“对人来说最基本的需求还是亲密关系。财富可以支撑脆弱的自尊,但是不足以让我们幸福的生活,成就感也一样。”所以,针对亲子关系危机的个案,最重要的任务是帮助来访者恢复亲密(亲子)关系,并从中得到力量。]



(《转载声明》:本号赞成并遵循微信公众平台关于保护原创的各项举措。本号部分推送文章、图片可能未能事先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无法查证真实原作者,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留言联系我们18548182068。经核实后,我们会及时删除或者注明原作者及出处。


发布时间:2023-11-16  阅读:247次
0

保存图片,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18047123132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