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理资讯 > 心理知识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电话:0471-6686529

手机:18047123132(同微信号)

地址: 呼和浩特市呼伦南路与大学西路交汇处 鼎泰好望角大厦18层1815室

心理咨询师该如何处理来访者的失落与悲伤?
来源:   作者:

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悲伤的时刻。研究表明,人的悲伤情绪病比其它情绪持续更久,因为人们倾向于花更多的时间在思考悲伤的事件上。但是,如果你老是让自己沉浸在悲伤的情绪中,会让自己慢慢地陷入抑郁,从悲伤情绪中不能自拔。

对于心理咨询师来说,处理失落和悲伤,是特别考验咨询师的功力的。


如果可以陪伴来访者度过这些特殊时期,对咨询的效果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1

失落,是无法避免的

“失落”最原始的意义为:被剥夺。可延伸含义为:“对那些曾拥有过的某人或某物,我们再也无法拥有了”


当我们所拥有的,有重要意义,熟悉的事物,无论是有形、无形的,被夺去、或失去了,失落感就油然而生。


当失去的和我们的关系越亲近,对我们越重要,那种空虚、分离的失落感就越加剧烈。

紧接着失落,我们可能会感到悲哀、愤怒、愧疚、孤独、无助、震惊等。


也可能拒绝相信失落的事实,更可能会失眠、失去食欲、感到无力,工作难以集中注意力、不想面对他人等。这些反应与感受都是正常的。


经历失落事件后,每个人的反应程度不一,但大多数人在经过一段时间后,能顺利地调适并恢复正常生活,但也有些人仍然被悲伤紧紧缠绕着。



失落,似乎是人们生命经验中,无法避免的事情。


从呱呱坠地后,随着生命不断地成长,个人从家庭跨入学校、毕业、走入婚姻、儿女离家等。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失落总会以不同的方式来与我们相遇,仿佛在提醒与考验着我们的脆弱与韧性。

失落的发生,源自于依恋情感的失落。


了解依恋关系,才得以了解个人如何因应失落的冲击与可能影响的行为。


依恋的理论为英国精神医师Bowlby(1980)所提出,他认为孩童时期,人会对第一个重要的照顾者产生情感依附,以获得生存所需要的安全、抚育、支持与保证。


即使后来随着成长,人们会转向环境寻求其他的情感依附对象,但仍会需要向原来依附对象寻求安全的保证与情绪的支持,而第一个依附对象所提供的安全基础,将会影响孩子往后发展情感连结的能力。


因为依附行为是为了获得情感连结,一旦这样的连结关系产生了威胁危机,个体便会产生焦虑与反抗情绪,以防止被破坏、阻断的可能,并尝试和失落对象重新链接关系。


失落与悲伤的经验,让我们更了解自己,学会面对生命的无常,也让我们珍惜宝贵的人、事、物。


虽然失落令人悲伤,但若我们学会与它共存,便能从失落的经验中寻找生命的意义与成长,让自己的生命更圆满。


2

面对来访者的失落

咨询师们能够做什么?

1、告诉来访者接受失落的事实,承认失落的无法逆转。


失落虽然带来痛苦的感受,但这些痛苦必须被体验、面对,否则借着病症或其他形式來影响我们。

2、提醒来访者暂时避免做重大的决定,因为失落与悲伤会影响我们的判断力。


3、协助来访者找到适合调养身心的环境,重新适应生活。


可暂时避开会让自己受伤、不利复原的环境,并寻求亲友的支持。


并尝试以不同的角度看待自己、失落的经验与现在的生活,寻回对自己生命的掌控感,将情感、活力投注于新的目标、新的人、事、物之中。



3

悲伤是什么?

悲伤不只是难过的情绪而已,它所包含的是生理、情绪、认知与行为的各种因为失落而产生的自然反应。


人面对到失落时,身心灵到受到一定程度的重创,承受沉重与庞大的压力。

生理方面,因应失落的反应,包括会胸闷、窒息感、四肢无力、发抖、口干舌躁、头晕目眩、血压上升、胃闷或反胃等等。

情绪方面,各种交错交叠的情绪都有可能会出现,可能同时觉得愧疚,又觉得解脱;也可能觉得悲伤,又觉得愤怒。


其他象是无力、无助、无望的感觉,更是常见于悲伤反应之中。


认知方面,便是会有很多念头,象是会为事件的发生找一个解释,或会有一些想法来告诉自己要怎么面对这样的处境。


例如:

“我该怎么办?”

“怎么会发生在我身上”

“我好想再见到他”…

行为方面,则是因应情绪反应与认知反应所产生出来的行动。


可能会不断的翻阅已故者的照片,或是会常常不自觉的往墓地去探望已故者,或是哪里也不想去,想先暂时远离社群,都是一种因应失落的行为反应。


4

疗愈悲伤并不容易

悲伤疗愈过程并不容易,也不是依靠长时间就可以完成的。除了需要些耐心,也需要一些温柔。


悲伤的人会需要回顾过往与回顾逝者的点滴,慢慢,并完整叙说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承认与接纳),去经验与释放悲伤的痛苦感受,并学习适应一个逝者已不在的新环境(内在心灵与外在环境),然后重新找寻情感投注的新对象,同时再次连结与逝者的新状态关系。


因为经历悲伤,人才学会更体会他人的感受(同理的展现),并学习面对真实的生命,以真实姿态存在于生命之中,真正体会“用心活着”是什么感觉。


悲伤是一种警讯,让我们知道有所丧失和缺乏,人生不同了。我们可能因此感受到生命的不再那么安定与安全,充满了不确定感,过去习以为常的生活突然间被迫失去了。


关系的失落造成悲伤情节难以释怀。而在关系里,当然不只是身份、角色、定位的部分,最重要的是情感的给予、付出与接受。失去了一位重要他人,也因此失去了一份关系。


自我价值的失落,导致安全感的失落带来巨大的心理创伤。


比如,亲人的意外骤逝,反弹回来的将是

我们对自己的苛责

觉得自己没用

觉得自己怎么保护不了亲人

怎么会让亲人受到这么痛苦的遭遇

因为自我否定、自我批判,自我价值感便随之受损。


失去控制感会让人产生焦虑与不安,因为内心受伤了,因为对这生活世界的种种不再觉得有把握与可控制,因此,内心会强烈的感觉到一种无力与动弹不得的感觉。

5

咨询师进行哀伤辅导的基本原则



1

强化死亡的真实感

生者必须接纳“死不复生”的事实,才能面对因死亡而引起的复杂情绪与反应。


但有时面对亲友的突然离去,会让人产生强烈的不真实感。强化死亡的真实感的最好方法之一,是鼓励生者面对死亡和谈论失落。


例如:

灾难发生时你在哪里?

当时的情况怎样?

如何发生的?

是谁告知你的?

葬礼怎么举行的?

亲友们是如何谈这件事?

类似这些问题的讨论都有助于检视死亡事件的发生,来强化死亡的真实感,让生者接受死亡发生的事实。


2

鼓励悲伤者适度表达悲伤情绪

大部分哀恸的情绪都是令人不安的,例如:恐惧、无助、愤怒、愧疚、紧张、焦虑、压抑和悲哀等。


随着这些情绪的表现在失落发生的初期,会有麻木、幻听、幻觉、幻想、混乱、托梦等悲伤行为出现。


应认识这些悲伤情绪和行为是一种“正常的”,而鼓励做适度地表达以纾解不安。

辅导悲伤必须要察觉失落对悲伤者的意义及冲击,例如:

愤怒的情绪对象是谁?

愧疚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幻听、幻觉、幻想的内容是什么?

适当且有效地予以评估,检定出较为明确的问题焦点。否则,不管心理咨询师能引发多少或多有深度的感觉,都不算是有效的辅导。


但是辅导过程中,引导悲伤者表达悲伤情绪时,谈到与逝者的往事最好从鼓励正向的回忆开始。


3

帮助悲伤者适度地处理依附情结

对悲伤者而言,顿时失去了一位长期亲密的依附者,必然会产生陷入绝境的无助、恐慌、茫然、苦思的反应。


应该帮助来访者适度地处理这种依附情结,了解悲伤者在处理与逝者的依附关系所面对的问题。


也许他舍不得离开已经全毁的家园、也许他想要尽快离开这个让人难忘的伤心地、也许他认为建立新关系,将自己的情感从逝者身上转移到另一个人身上对逝者是一种羞愧、也许他认为根本没有人可以取代逝者的地位,这些质疑可能是对的,但必须协助他们面对并做适当的处理。


但是有个原则必须要注意的,就是不要鼓励还处在剧痛期的悲伤者做任何重大改变生活的决定,如:

变卖财产

改行换工作

领养孩子

或很快跳入一个新的亲密关系中

因为在极为悲伤的时刻,情绪尚未稳定,很难有好的判断力,并且容易产生不良适应而影响到未来新情境的适应或新关系的建立。


重要的是告诉他,不要仅为减轻现在的痛苦匆促做决定,当他准备好时,自然就有能力做决定并采取行动。


4

从短期危机处理到长期悲伤疗程

悲伤辅导是一种割断依附关系的渐进过程。危机处理是在协助生者在短期内减除危机障碍和促进生活适应能力。


事实上,危机只是一种暂时的现象,所有的危机必须有结束的一天。但是对某些人来说,悲伤却是长期的疼痛,需要时间来疗伤,更需要持续的支持。


因此,悲伤辅导应从短期的危机处理转为长期的悲伤疗程,才能达到悲伤辅导的目标。


当然,个别辅导是其中方法之一,可是限于人力,采取失丧团体(悲伤者自助团体)的团体辅导方式,应该是一个可能给予的有效而持续的支持方式。


5

辨认“正常”与“病态”的悲伤行为

一般而言,“正常”或“病态”的辨别,应以该悲伤行为是否在常态的悲伤期间所表现而定。


若常态悲伤期表现出过激的症状,心理咨询师视实际情况给予适当的悲伤辅导是必要的,尤其是生理上的疾病必须先确定并转介到医院接受治疗。


否则仅给予悲伤者支持并再保证这些行为其实是正常的,即能帮助他度过正常的悲伤期。

如果悲伤者过了正常的悲伤期,还有下列的不良防卫或适应型态,例如:

退缩、拒绝正视逝者遗像
表示悲伤者还停留在不真实感,而采取不健康的心理防卫机转来减轻其焦虑。
或长期保留与逝者有关的物品等等行为来消除分离焦虑,就是显示出不健康的适应模式。


6

不要用陈腔烂调来抚慰悲伤者

特别要提醒,不要用那些对哀恸当事人没有帮助的陈腔烂调,例如:

“做个勇敢的男孩!”

“生活是为了活下去”

“一切很快就会结束”

“你会站起来的”

“一切将在一年内过去”

“你会越来越好的”

“坚强、再坚强”

等等太过笼统却毫无帮助的“安慰话”。

(《转载声明》:本号赞成并遵循微信公众平台关于保护原创的各项举措。本号部分推送文章、图片可能未能事先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无法查证真实原作者,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留言联系我们18548182068。经核实后,我们会及时删除或者注明原作者及出处。


发布时间:2023-11-16  阅读:82次
0

保存图片,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18047123132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